T12钢球化退火显微组织(含图)
T12钢球化退火金相样品,绝对是最基础的样品之一。但是,也是最容易忽略某些细节的。
常规蚀刻:
首先进行轻腐蚀。样品在抛光结束后,采用4%的硝酸酒精蚀刻,手法为均匀擦拭,时间在2~3s即可;只显示出颗粒状渗碳体与铁素体基体之间的相界面位置。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显示方式,在很多实验指导书中的显微组织示意图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显微组织照片,在此,偷懒不照了。
T12钢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是由等轴状晶粒的铁素体和细小颗粒状分布的渗碳体组成。金相组织观察的时候,视域的整个背底(基体)就是铁素体;在铁素体基体上面均匀分布着颗粒状的渗碳体,渗碳体颗粒与铁素体之间的相界是明显的,颗粒显示清晰。但是,铁素体基体的细节效果并没有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基体中铁素体晶粒之间的晶界,一般没有腐蚀出来,观察不到。通常,大家似乎并不关心铁素体的细节;也不关心渗碳体颗粒是如何在铁素体晶粒晶界、晶粒内部分布状况。
非常规蚀刻:
我们还可以选择深腐蚀。同样采用4%的硝酸酒精腐蚀,手法为均匀擦拭,时间在10~15s即可;显微组织的显示效果参看下图。可以看到,基体铁素体呈现等轴状;渗碳体颗粒分布在铁素体晶粒的晶界上和晶粒内部。深腐蚀实现了基体铁素体等轴晶粒的晶粒边界与铁素体、渗碳体相界面的同时显示。
可以看到:黑块、灰块、亮块的铁素体晶粒。灰块、亮块之间的晶界位置呈现出“黑线”。由于渗碳体也会分布在铁素体境界位置上,所以,二维图像中的铁素体晶界位置的黑线,不会像是纯铁那样,而是断续的。
有些困惑的是,为什么有的铁素体块会呈现黑色,和想象有距离;需要以后再多尝试,找出可能的原因:是样品问题,还是有什么特殊性。
这样的显微组织观察样品的制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是没有见到过,只是偶尔在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中有所涉及[**]。说起来,这样的显示方式的得到很有谈及的必要,尤其是涉及实践教学的话。
收获:
长期以来,我们在制备T12钢球化退火样品的时候,仅仅采用轻腐蚀就足够了,并没有深入探讨其他的可能。深腐蚀样品的出现对于我来讲,可以说是“误打误撞”的收获。这对于自己长期形成的固有习惯是一个特别有益的“冲击”;习惯并不总是有益的。
对于显微组织的显示,T12钢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的常规、非常规观察方法的综合,提出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说法,也就是:显微组织的显示,是根据理论分析的需要选择特定的腐蚀剂(包括光学侵蚀,以及“不侵蚀”),显示出必要的显微组织细节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所有组织细节的显露。另外,在很多特别的情况下,全部显微组织细节采用一种腐蚀剂是无法获得的,需要多种试剂的配合使用才能够完全的显示,这在焊接部件的焊缝组织的显示中最为常见。
参考资料:
[**] 冯志明,杨王玥.冷轧退火对共析珠光体钢组织球化超细化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7):68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