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出口走弱 “一带一路”成钢铁产业转移方向

作者:董经理¹³³³⁷⁸⁸³⁰⁸⁶ 更新时间:2023-05-17 点击数:

中国钢材出口走弱 “一带一路”成钢铁产业转移方向

中国钢铁出口量最大达51.4百万吨,净出口量13.5百万吨。俄罗斯、日本排名第二和第三,钢铁出口量分别为31.5百万吨、29.8百万吨,韩国、欧盟28国、德国、土耳其、印度、乌克兰、意大利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2022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和进口同比呈现同步收缩的走势。业内分析师多认为,未来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仍大,下半年中国钢材出口增速大概率继续回落。

淬火的过程和方法步骤-1.jpg

中国钢材出口目前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全球钢材需求下行压力显著,整体贸易流趋缓;东南亚市场将长期走向自己自足和巩固初级产品的供应角色;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的预期目标,对钢铁行业进出口提出较高要求,包括出口量/出口效益之间的抉择。

在杭州举行的2022(第一届)中国钢铁海外发展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目前中国的钢铁生产力和消费量已经到了平台期,未来中国钢铁消费将进入一个相当长的存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是未来钢铁产业转移的首选方向。

未来钢材出口量将减少至5000万吨以下

根据海关署数据,2022年1-8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4629.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8%。其中8月出口钢材615.3万吨,环比减少7.8%。与此同时,8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0.9%,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再创自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

毛琳指出,从已知接单情况来看,预计9、10月出口环比继续下降,其中9月份成品钢材出口环比显著减少,应该在550万吨以下;11、12月船期出口增量可能较为显著。然而,进入冬季之后全球能源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或进一步压制需求。因此,四季度中国钢材出口增量空间也比较有限。

无氧退火炉 (4)(11-08-16-12-20).JPG

毛琳预测,三季度成品钢材出口装船比预计二季度有所回落,总体出口量大约在1850万吨;四季度比三季度总出口量可能仍然降低一些,约1600万吨或不到。全年来看,出口总量预计在6500万吨以上,比去年小幅减少5%或者更低。

沙钢集团欧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段治白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钢铁行业将受到国家对钢铁产业促进口、降出口政策的影响,预计出口数量将减少、进口数量将进一步扩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直言,未来我国钢材出口量将减少至5000万吨以下。

当前利好我国钢铁出口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毛琳表示,目前利好我国出口的因素首先是海外部分地区季节性的需求复苏,包括印度、日本、越南、南美等地,当地的价格都呈现了一定的止跌企稳甚至是反弹的走势,大型钢厂开始尝试去提涨。此外,随着美联储第五轮加息落地,全球供需两弱局面加剧,亚洲区域成本优势或促进该地区供应角色,整体利好中国钢材出口。

当前我国钢铁出口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毛琳指出,由于全球供应链受地缘冲突的影响,二季度局部地区供应短缺,导致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钢材出口迎来窗口期,基本都呈现大幅增长。随着价格的暴涨,海外粗钢产量稳中有增,而需求逐渐乏力,价格也在不利的供需基本面形势下兑现。

“尽管9月份开始,欧洲大型钢厂陆续落实减产,但亚太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生产积极性并且以一定价格优势,增加了对欧洲的出口以填补当地供应空缺,然而当地需求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供过于求局面依然很明显,亚洲市场近期常有报价虚高,实单成交低的情况。”毛琳称。

除此之外,俄乌冲突走向不明朗也增加了国际市场的变数。毛琳认为,俄罗斯在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钢企可能愿意维持薄利,必要时候继续降价并且积极寻找出口销路,包括对土耳其、印度、东南亚部分市场以及中国。最终贸易流的走向还不是很明确,但目前来看,对中国的出口量有一定抑制。

“一带一路”成中国钢铁产业转移首选方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认为,当今全球产业链正处于重构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钢铁消费量潜力巨大,且各类要素成本方面都具备条件,发展钢铁产业具有一定优势。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胡芝春亦表示,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的供需上来看,代表了全世界钢铁发展最快的一个区域,从过去十年每年的产量和需求量都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长,都快于世界整体的增速。“从区域上来看,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东南亚和南亚。东南亚在过去10年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钢铁产量的增长几近翻倍,但仍存在近4000万吨钢铁的缺口,对整个钢铁产业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钟绍良介绍,到2035年,东南亚钢材需求量将从目前7500万吨上升到1.9亿吨,大概翻一番;印度还有大概1亿吨到3亿吨的增量。“未来15年,印度有1亿吨增量、东南亚有1亿吨的增量,这两个地区的增量会弥补中国消费者下降的部分。”

5d.jpg

作为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中心,中国粗钢产量连续26年居世界第一。上海钢联副总裁任竹倩认为,全球钢铁生产地、主要增量地正在发生转移,未来印度、东南亚钢铁产能扩张势头将越发明显。“以往钢铁生产增量的转移主要以满足内需为导向,新一轮转移或以全球需求为导向,钢铁间接出口占产量比重将持续增加。”

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介绍,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海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对外工程承包区域主要分布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伊朗、阿尔及利亚等。

毛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东南亚当地产能利用率一直不是很高,成本属于中等偏低,有一定的增产潜力,而需求目前来看并没有太大起色,若持续在欧洲市场获得相对可观的利润,那么该地区整体供应在可能偏宽松,也是中国传统钢材出口的一个长期的利空因素。

钢材出口须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钢材出口以板材为主,长材为辅。根据Mysteel市场调研得知,我国板材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取胜,在海外市场并不能跻身高端产品的行列,所以板材出口量在全球始终排在首位;而长材则以直供海外一带一路项目为主,实际市场流通并不多。

针对钢铁行业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段治白认为,近期全球钢铁价格整体呈现趋弱态势,海内外价差进一步缩小,价格竞争激烈,其他国家钢铁出口比重增加。中国在“双碳”政策加持下,钢材出口势必将由以前的以价格取胜转变为以产品质量取得优势,同时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方向。

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钟绍良对财联社记者指出,从世界钢铁协会来看,当前以及未来钢铁产业发展的潮流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钢铁的碳排放方面,尤其中国钢铁的碳排放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传统型钢铁生产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自己的低碳发展战略,尽早实施低碳战略,要推动钢铁以及钢铁相关行业的低碳发展。

62a326b184a84.jpg

“很多企业把这个当作口号,但是几乎国外很多企业都把这个当作自己未来发展的核心。所以说,我们要严格遵守合规经营原则,高度重视海外营商环境,海外营商环境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双碳’问题,要注重与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我们要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处理新增产能对当地市场带来的冲击。”钟绍良如是说。

然而,由于欧洲能源危机,“碳中和”似乎正在被逆转。上海钢联钢材事业群研究员王轩越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表示,欧洲天然气问题多与国际政治局势挂钩,就近期欧洲区主要经济指数走向来看,能源缺口及能源成本已经对经济发展引起了负向反馈,在此阶段欧洲处于保民生及新能源建设方面的不足会被迫出现碳排放增高的趋势,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已宣布放弃2025碳中和目标。

“但此阶段的状态并不稳定,国际局势的变化难以预料,欧洲的天然气可能在量和价上较快恢复正常,同样也可能持续恶化导致工业生产整体受限,届时碳排放逻辑将再度迎来转换。”王轩越称。

在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孙宏博看来,全球双碳的走向已成为钢企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无论我们在国内投资冶炼,还是在海外,今后都会遇到碳的问题。”

中国钢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排名

一带一路国家的钢铁需求情况要好于其他地区,占中国出口总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55%提升到59%。 具体来看,越南、菲律宾和泰国为三大钢铁出口国,对其出口量分别为1166万吨、651万吨和62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16%和31%。出口印度、土耳其和伊朗下降比较明显,主要是这些国家新增产能较多,进口量下降所致。越南今年新增产能也比较多,预计今年出口越南将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 

中国钢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排名.png

总结如下3点:

钢铁出口分析结论.jpg


“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我国鼓励资本输出实现钢铁产能国际合作,如何选择投资地?如何选择投资方案?这些都是目前企业关心的问题。

一带一路下钢铁产业如何走出去

一带一路下钢铁产业如何走出去

  中国经济已保持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制造业发展成熟,资本输出迫近,由此,“一带一路”应运而生。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战略。那么,钢铁产业如何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成为产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目前看,我国钢铁企业在“一带一路”下已有一定发展基础。

  其实,中国钢铁产业的国内和国际形象反差甚大。在国内一直保持着“制造业亏损大户、产能过剩重灾区”,但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国钢铁产业已表现出旺盛的全球生命力,形成国际优势产业,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中国钢铁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影响力日益强大。  


首先,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在“一带一路”地区出现井喷。随着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释放,以及全球雁阵产业梯度转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全球钢铁消费的新增长点。

  统计口径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支撑起我国钢材出口,成就了在欧美反倾销大棒下的出口逆势增长,并且,相当多国家进口同比增速超过50%。

  2015年一季度,南亚国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从中国的钢材进口量同比增长207%和124%;伊斯兰文化占主流国家的土耳其、阿联酋、沙特、伊朗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200%、137%、110%和96.7%;东南亚国家的越南、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同比分别增长134%、114%、46.5%、78.7%、78.4%和77.1%。  


其次,中国钢铁企业已开始在中亚、南亚等地投资建厂。“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地区的资源丰富,拥有发展钢铁产业必备的原料,随着该地区政府的招商力度上升,带动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进入2015年,河北钢铁集团、八一钢铁集团、酒钢集团以及马钢集团等企业境外投资,3月27日,中国中冶、马钢集团与瑞士福莱姆公司共同签署了哈萨克斯坦100万吨/年综合钢厂项目合资公司备忘录;甘肃酒钢集团也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海外建厂处于萌动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钢铁企业海外投产规模将翻倍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潜力大。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25.6亿美元,仅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9.9%,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有经济规模不相称,也大幅低于我国对沿线国家28%的货物贸易出口占比。

  “一带一路”下中国钢铁的国际产能合作,时间跨度上分为两个阶段。在较近的一个阶段,产品出口是重要形式。

  国内已经投建了大规模的钢铁项目,就形成一次性投入,收回建设成本,避免资源闲置,充分发挥国内钢铁装置产能,尤其近两年新疆等大西北地区投建的产能,鼓励其产品出口;未来较远的一个阶段,随着沿线国家开始落实“进口替代”政策,产能转移是主流,我国企业提前介入和当地企业进行联合生产,从而实现中国钢铁产能的全球化布局。  


“一带一路”下的我国钢铁产能走出去,存在挑战。

  首先,政治风险。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看,基建、公共产品和服务等领域占据主流,很多项目由我国的国有企业参与,甚至占据主导,这要求东道国的高度认可性和政策稳定性。

  从沿线已经投运的项目看,2015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危机爆发,如1月,斯里兰卡新总理上台,重新审查外商投资贷款条款并调查腐败行为,已经叫停了价值14亿美元的科伦坡中资港口城建设项目,另据调研,截至2014年年中,斯里兰卡从中国的贷款总额累计40亿美元;2月,柬埔寨政府宣布暂停中国企业承建的4亿美元水坝项目,预计2018年前都不会开工。

  其次,管理风险。沿线国家的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和多宗教信仰,挑战着中国企业的海外项目运营能力,比如海外项目投建阶段的土地、矿产、交通设施等主体和配套设备建设问题;运营阶段的税收缴纳、劳工纠纷等属地化管理问题;甚至是企业清算和退出机制的安排。

  中国钢铁企业到一个环境成熟度还不如国内的国家搞合作开发,所遇到的问题将超过去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而且,所遇到的问题甚至是开创性的,当地人根本没有思考过相关问题。

  再次,环保风险。从污染源看,存在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污染。本质上讲,环保风险属于管理风险,但针对钢铁的高耗能、高污染特点,以及国内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历程,重点讲一下环保问题。

  比如中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钢铁企业要重视废水、废渣的处理,根据投建地的风向特征,解决废气问题。部分国内企业的环保意识较为淡漠,而钢铁环保成本很高,国内吨钢环保运营费用200元,“一带一路”沿线法律环境发展不成熟,钢铁企业抱着侥幸心理会引发环境纠纷。

  中国钢铁走出去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目前,天时、地利的外部环境已然具备,中国钢铁要实现“一带一路”输出和转移,还要进一步实现“人和”。  


第一步,谨慎选择投资地。

  钢铁产能输出的沿线市场机会,基本都在人均GDP三千美元的“第三世界”国家。“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35个国家人均GDP仅3000美元,相当的国家仍有内战。

  因此,要对当地投资风险有足够的调查,从当地政府、当地非政府组织或者地方势力了解情况,如果企业难以控制和化解当地潜在的风险,应当理性地决定不投资。投资地的选择上,优先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从而进行独立的风险评估。目前,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风险较高,而苏丹、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信贷风险较高。

  再有,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相关政策,优先选择已与我国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相关国家,利用政府关系增加对东道国的责任约束。在和外国接触过程中,利用项目投资契机,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双边合作产业园的政策,推动所在国开辟专门园区,对接我国产业投资政策。   


第二步,谨慎选择合作方案。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同样也有相当多的历史纠葛,如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在中华史上的分分合合。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存在着多个大国的利益切割,介入俄罗斯、美国和欧洲在中亚、南亚的势力范围。因此,要加强研究选择方案。

  首先,以股权分散破解政治风险。在对东道国进行资源能源等敏感行业投资,国有企业应避免采用独资形式,尽可能选择与国内大型民营企业、东道国企业、全球跨国企业合资或合作,可以淡化国企的政府色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避免政治风险。和东道国企业合作,有助于将东道国利益联系在一起;选择与跨国公司合作,不仅可以降低风险,同时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经;还可以组建产业投资基金,从而淡化投资主体的主权特征。

  其次,以治理本地化解决管理风险。抛弃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形成的中国城的孤岛现象,实行员工的本地化,并逐步过渡到管理层的本地化,增加东道国员工对项目的认同感,尤其注重和引导有来华经历的青年吸纳到管理层队伍,从而保障项目的执行力。

  再次,以一揽子方案化解环保风险。我国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和“三废”治理经验,“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标准要高于所在国的法律要求,树立良好的中企投资形象。在项目投建运营,吸纳国内成熟的环保解决方案提供商,吸纳所在国环保部门和环保企业的力量,严格执行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积极落实相关制度。

加入收藏
Tag: 钢材出口 一带一路 钢管出口 出口行情 出口钢材 出口钢管 出品行情 焊接钢管行情 无缝钢管行情 行情预测 外贸行情
steel_tube
steel_tube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