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GB是由上贝氏体型铁素体+小岛状组织(MA岛)组成的,典型金相组织为不连续不规则小岛分布于上贝氏体型铁素体基体中。粒状贝氏体的形成温度是各种贝氏体转变过程中最高的,其特点是碳的扩散系数较大,碳在奥氏体中能长距离地扩散,在低碳区形成铁素体(α)相。条片状α形成长大中,而碳则富集在小块未转变区域中,随着原组织中碳含量增加,在随后快速冷却中,部分转变为马氏体及贝氏体等组织,并部分残留为室温下的奥氏体,这些区域就成为粒贝中的小岛,在管线钢中被称为马奥岛(M/A)[10]。
GB为中温转变产物。只是形成温度稍高,组织形态稍有差异,内部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或等轴状的组织。连续冷却条件下GF的形成同样有一温度区间。较高温度下形成的GF组织中,铁素体的亚结构不呈板条状。而是等轴亚晶,基体上的岛趋于无序分布。较低温度下形成的GF组织中铁素体亚结构为板条状,基体上的岛分布于板条间,较为有序。应当指出,很多贝氏体研究学者认为较高温度下形成的GF是通过块状转变得到的,应称之为粒状组织;较低温度下形成的GF是通过切变机制得到的,可称为粒状贝氏体。研究认为粒状组织往往粗大,对强度和韧性不利,而粒状贝氏体则有较好的性能[11]。
粒状贝氏体是低、中碳合金钢在正火后、热轧空冷后或在焊缝热影响区中由于连续冷却会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
低、中碳合金钢在正火后、热轧空冷后或在焊缝热影响区中由于连续冷却会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一些低合金高强度钢在等温冷却处理时也可以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但其等温温度必须稍高于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而又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粒状贝氏体研究不多且比较晚。开始时定义粒状贝氏体是由较粗大的块状(等轴状)的铁素体加富碳奥氏体区组成.其中的奥氏体区一般呈颗粒状,故此得名为粒状贝氏体。
一般定义为,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孤岛状的M-A组元
大块状或条状的铁素体内分布着众多小岛的复相组织。过冷奥氏体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最上部的转变产物。刚形成时是由条状铁素体合并而成的块状铁素体和小岛状富碳奥氏体组成,富碳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可能全部保留成为残余奥氏体;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分解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珠光体或贝氏体);最可能部分转变为马氏体,部分保留下来而形成两相混合物,称为m-a组织。